移液器检定规程
1.移液器检定规程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移液器的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2 引用文献
本规程引用下列文献:
GB 6682— 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移液器
具有一定量程范围,可将液体从容器内吸出,移入另一容器内的计量器具。(加液
器、加样枪、吸液器等统称为移液器)。
3.2 可调移液器
可调节容量值的移液器。
3.3 定量移液器
具有单一容量值的移液器。
3.4 吸液嘴
安装在移液器本体下端的,用于吸入、排出液体的部件。
3.5 显示窗
在移液器上显示容量量值的窗口。
3.6 吸引管
移液器与吸液嘴连接部件。
3.7 容量调节器
调整容量数码器的旋钮。
3.8 计量单位
移液器的计量单位为μL或mL。
4 概述
移液器主要用于环保、医药、食品卫生等科研部门,在生化分析及化验中作液体的
取样或加液用。它为一活塞式吸管,利用空气排放原理进行工作,以活塞在活塞套内移
动的距离确定移液器的容量。
移液器为量出式量器,分定量移液器和可调移液器两大类。其型式分为单头型和多
头型。其结构由显示窗、容量调节部件、活塞、活塞套、吸引管和吸液嘴等部分组成。
5 计量性能要求移液器在标准温度20℃时,其容量允许误差和测量重复性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移液器容量允许误差和测量重复性 标称容量/uL | 检定点/uL | 容量允许误差 ±(%) | 测量重复性 ≤(%) |
1 | 0.1 | 20.0 | 10.0 |
0.5 | 20.0 | 10.0 |
1 | 12.0 | 6.0 |
2 | 0.2 | 20.0 | 10.0 |
1 | 12.0 | 6.0 |
2 | 12.0 | 6.0 |
5 | 0.5 | 20.0 | 10.0 |
1 | 12.0 | 6.0 |
5 | 8.0 | 4.0 |
10 | 1 | 12.0 | 6.0 |
5 | 8.0 | 4.0 |
10 | 8.0 | 4.0 |
20 | 2 | 12.0 | 6.0 |
10 | 8.0 | 4.0 |
20 | 4.0 | 2.0 |
25 | 2 | 12.0 | 6.0 |
10 | 8.0 | 4.0 |
25 | 4.0 | 2.0 |
40 | 5 | 8.0 | 4.0 |
20 | 4.0 | 2.0 |
40 | 3.0 | 1.5 |
50 | 5 | 8.0 | 4.0 |
25 | 4.0 | 2.0 |
50 | 3.0 | 1.5 |
100 | 10 | 8.0 | 4.0 |
50 | 3.0 | 1.5 |
100 | 2.0 | 1.0 |
表1(续)
标称容量/uL | 检定点/ul | 容量允许误差 ±(%) | 测量重复性 ≤(%) |
200 | 20 | 4.0 | 2.0 |
100 | 2.0 | 1.0 |
200 | 1.5 | 1.0 |
250 | 25 | 4.0 | 2.0 |
125 | 2.0 | 1.0 |
250 | 1.5 | 1.0 |
300 | 50 | 3.0 | 1.5 |
150 | 2.0 | 1.0 |
300 | 1.5 | 1.0 |
1000 | 100 | 2.0 | 1.0 |
500 | 1.0 | 0.5 |
1000 | 1.0 | 0.5 |
2500 | 250 | 1.5 | 1.0 |
1250 | 1.0 | 0.5 |
2500 | 0.5 | 0.2 |
5000 | 500 | 1.0 | 0.5 |
2508 | 0.5 | 0.2 |
5000 | 0.6 | 0.2 |
10000 | 1000 | 1.0 | 0.5 |
5000 | 0.6 | 0.2 |
10000 | 0.6 | 0.2 |
6 移液器检定规程 通用技术要求6.1 外观要求
6.1.1 移液器塑料件外壳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的缩痕、废边、裂纹、气 和变形等现象;金属件表面镀层应无脱落、锈蚀和起层。
6.1.2 移液器主体应具有下列标记:产品名称、制造厂或商标、标称容量(uL或 mL)、型号规格、出厂编号。
6.2 活 塞
按动移液器的活塞时,上、下移动应灵活,分挡界限明显。
6.3 调节器
移液器的显示窗在容量调节动作时,应转动灵活,数字指示清晰、完整。
6.4 吸液嘴
6.4.1 吸液嘴应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
6.4.2 吸液嘴不得有明显的弯曲现象。内壁应光洁、平滑,排液后不得有残留液体存
在 。
6.4.3 不同规格型号的移液器应采用相应配套的吸液嘴。
6.5 密合性
移液器在0.04MPa的压力下,5s内不得有漏气现象。
7 计量器具控制计量器具控制包括检定、后续检定以及使用中检验。
7.1 检定条件
7.1.1 检定环境
移液器应在室温为(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的条件下进行检定。
7.1.2 检定介质
检定介质应符合GB 6682— 1992《分析实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要求的蒸馏水或
去离子水,并提前24h放人实验室内,使其温度与室温温差不得大于2℃。
7.1.3 被检移液器应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内。
7.1.4 检定设备
主要设备必须经法定技术机构检定合格且在检定周期内。
检定设备见表2。
表2检定设备
| 仪器名称 | 测量范围 | 技术要求 |
主要设备 | 电子天平 | 30g | 分度值0.001毫克 |
电子天平 | 40g/210g | 分度值0.01mg/0.1毫克 |
真空表 | (0~0.1)MPa | 分辨力0.01MPa |
温度计 | (0~30)℃ | 分度值0.1℃ |
秒表 |
| 分辨力0.1s |
辅助 设备 | 抽气辅助设备 | 100mL. |
|
试剂广口瓶 | 500mL. |
|
读数放大镜 | 1×10倍 |
|
检定架、带盖称量杯等 |
7.2 检定项目
检定项目见表3。
表 3 检定项目检定项目 | 1次检定 | 后续检定 | 使用中检聪 |
外观 | + | + | + |
密合性 | + | + |
|
容量 | + | + | + |
注:“+"表示应检项目:"- "表示可不检项目。 |
7.3 检定方法
7.3.1 外观检查
用目测、触摸或用放大镜观察被检移液器,外观应符合第6 . 1条的要求。
7.3.2 密合性检验:
用 一 只装满清水的透明广口试剂瓶,瓶塞上分别有三个孔,将真空表、测试 玻璃管及抽气设备(可选用玻璃注射器)分别安装在瓶塞上。
将已安装吸液嘴的待检移液器连接在浸入液体5cm的测试玻璃管的上端,启 动抽气设备,使真空表指针指示在0 . 04MPa,达到平衡后,持续5s,此时测试玻璃管 下端不得有气泡产生。
7.3.3 容量检定
采用衡量法对移液器进行检定。
检定前的准备
所选用的吸液嘴应与被检移液器的吸引杆配套。在移液器的吸引杆的下端,轻轻转
动吸液嘴,以保证移液器的密封性;并在完成几次吸液、排液过程中应没有挂水现象。
多头型移液器的每支吸液嘴均应在检定前确认安装是否牢固。
检定步骤
(1)将称量杯放入电子天平中,待天平显示稳定后,按下操纵杆使电子天平复零。
(2)将移液器的容量调至被检点
(3)垂直地握住移液器。将按钮旋转到0位置,此时将吸液嘴浸人装有蒸馏水的容
器内,并保持在液面下2m~3mm处,缓慢放松按钮,等待1s-2s后离开液面,擦干
吸液嘴外的液体(此时人能碰到流液口,以免将吸液嘴内的液体带走)。
(4)从电子天平中取出称量杯,将吸液醉流液口靠在称量杯的内壁并与其成45°,缓
慢地把按钮掀到第一停止点,等待1s~2s,再将按钮掀下,然后将吸液嘴沿着称量
杯的内壁向上移开
(5)将称量杯放入天平称盘上,记录此时天平显示出的数值,同时测量并记录此时
容器内蒸馏水的温度。
(6)重复六次执行(1)条~(5)条,其每次测量误差不得超过表1规定
7.3.4 数据处理
移液器实际容量计算
将以上重复测量的质量值,温度值和空气密度分别代入下式,
即可求得被检移液器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值。
苏州阿尔法生物提供的瑞宁单道移液器、多道移液器、电动移液器等实验室微量移液器和移液枪吸头等管饭应用于实验室中。梅特勒系列的移液器验证仪SmartCheck™,可验证量程在10-1000μL之间的任何品牌的移液器的性能。60秒快速提供验证的结果。另外,2022年MKsport
成为梅特勒托利多-瑞宁特邀售后维修服务点。当前售后业务主要包括Rainin移液器维修,移液枪维护保养,移液器校准,移液枪CANS报告办理等更多移液器维修,微量移液器购买,移液器检定规程 移液器使用等相关问题可以进入网站了解。